1990年,淄博市桓台县因建成我国长江以北首个整建制“吨粮县”而出名。而今,数字赋能农业发展,江北“吨粮首县”又成为乡村振兴的样板。4月15日,“行走黄河”主题报谈采访团走进淄博市桓台县。
手机上极少,上百亩的麦田就开动了水肥一体滴灌;手机上再极少,天气、墒情等信息信手可得;如故手机上极少,就能查询到粮站收粮价钱……在桓台数字农业平台上,种地一经变得数字化。
“咱们整合卫星遥感、物联网、大数据等手艺,可在平台及时监测全县30万亩农作物的滋长情况,已毕水肥药精确化处理,构建起天、空、地一体化贤人农业处理体系。” 中化当代农业华北大区总司理助理时立波先容。
不仅如斯,通过“数字中心+工作点+种粮大户”的步地,限制栽种户还不错赢得“耕、种、收、管、储”全产业链工作。“咱们通过订单边幅为栽种户擢升亩产价值,2021年到2024年这三年时分,这种步地工作了桓台6个工作点、50余限制种粮大户、5万亩农田,亩均收益提高200元傍边。” 时立波说,通过“种给农民看、带着农民干”,引颈了当地农业产业提质升级。
如今种粮,数字化斥地至为重要。
“桓台收拢淄博市斥地数字中心城市的机会,搭建县域数字农业农村工作平台,收罗一起8个镇(街谈)311个村(居)的基础数据,上线电子地块25.6万余亩,占比82%。”桓台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李文采先容,平台“云表”集成耕地处理数字化档案、优质品种库和表率栽种决议库,通过手机APP精确推送表率决议、栽种蓄意和农事提议,为越来越多的农户提供及时在线指令工作。
数字赋能的桓台农业,胜仗若何?
——为农户已毕节本增收。李文采先容,通过精确水肥药施用、智能农机装备和智能决策系统等手艺,已毕“耕、种、管、收”全程降本增效提质,仅一产栽种,亩均增收200元以上。
——从“靠天吃饭”到“知天而作”。李文采先容,借助数字大田、数字平台,酿成了“种给农民看—带着农民干—增强产业链”的桓台步地,在这种步地下栽种从靠教训变为靠数据,从“靠天吃饭”到“知天而作”,从“会种地”到“慧种地”,越来越多的有志后生参预到农业坐蓐中,保证了从业者的清醒性。
重大野外涌动科技波澜,数字赋能农业全鸿沟各要领,促进桓台当代农业发展更具特质,为打造乡村振兴都鲁样板提供更多“桓台教训”。
(全球新闻记者 修从涛 刘童)